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ollychu/4a93a152bb476.jpg)
這是我第二次在書店翻這本書~
今天有一股強大的力量~讓我到櫃檯結了帳
走出書店~往回家的路上~邊開車我邊想著~~~
怎麼現在"做好人"這件事情
必須透過閱讀去獲得啟發和學習呢???
做好人~不該是人類最基本的反應嗎??
做好人~是為了要有所回報嗎???
想想早年~純樸的人類
就說台灣人好了
家裡養個雞鴨~種個菜~
收成之時~不也都是與鄰居分享~贈送
純粹的分享~也未想過要有什麼回報
廟宇每年大拜拜~不都也有個爐主~來為信眾服務
這都是做好事~當好人~他們的快樂來的理所當然
那時候的他們~不用看書~就知道該這麼做的~不是嗎??
怎麼現在的我們~必須透過書籍的閱讀
才能懂得怎麼樣做好事~當好人~
藉以獲得心靈的撫慰~期許得到所謂的快樂???
這麼想著~~越想越納悶
怎麼~我會買這本書呢???
喔喔喔~~書腰上出現了幾個名人推薦
對對對~有李家同~有孫越~有戴勝益~
我繼續想著~~~繼續想著
書名叫做:好人肯定有好報
問題在於~我想當好人~但我並不一定需要得到回報啊!
為什麼書名要這麼寫呢??
我開始有了想把書拿回去退的念頭了!
回到家~我繼續想著
除了我說過今年要當個好人之外~
是什麼原因促使我買下這本書~而如今我卻想拿去退?
我第一個想到的原因是~封面~~對~就是封面
這封面~我喜歡~它吸引了我
仔細看喔~英文字母~是由絲質的蕾絲線排出的
(之前看到一個藝術展的平面文宣~文字是用吸管排出來的)
顏色搭配的好~~封面整個看起來~清爽~令人感到愉悅
我繼續想著~~~就只是因為封面設計的原因嗎??
繼續想著~~好像~~~真的可以把書拿去退了
終於~我翻開了封面~開始閱讀
(這動作我在書店也做過~但~現在卻忘了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買下這本書)
這書有三篇推薦文~代表有三位名人推薦
第一位~台灣佛教界的政治家~~~~~
看他寫的~我真想把書拿去燒了
奈住性子~我往第二篇推薦文看~
一位生物科技領域的資本家
他提到了慈悲心和付出的關聯~這讓我的心情開始穩定了一點
(前面那位宗教政治家~頗令人情緒高漲)
也讓我有往下看的興趣了~退書的念頭暫時拋開了
第三位推薦人~台灣餐飲業界的資本家~他拿刺猬做了比喻
刺猬如果長期處於備戰狀態~豎起全身的刺
牠會很快就會因為心臟無法負荷而死亡
若人也經常強勢待人~不可一世~經常發脾氣
讓別人退避三舍~無法接受
如此一來~不但不可能達成目標~自己也會加倍耗損導致滅亡
看完這段話~我終於明白我為何需要這本書了
我想我不是透過這本書來學習如何付出和做好人
我不過是想透過這本書獲得一些慰藉
這些慰藉~可以安撫我的情緒
並且為自己對於想做好人這個念頭~找到一個支撐的理由
但在這所有的可能之前~我必須做的就是~放下自己
我還不夠柔軟~還不夠拋開自我~才會有了第一段的念頭
(但關於那位宗教界的政治家~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)
這類型的書~我大概十幾年沒看過了
在高中到剛出社會這段期間~我非常需要這類心靈書籍
那時候很急著"找自己"~想知道自己是誰~自己可以做什麼
但慢慢的~被社會世俗教育後~便覺得自己不再需要這樣的書籍
說穿了~現代人心理的空虛~每個人都在想辦法用其他的東西填補
做好人~得到快樂~就是填補空虛的其中一種方法
也可以說這是人類為證明自己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
所呈現的一場演出
但不管是有目的的付出或是不計較代價的付出
願意付出就是好事~人類的世界正需要這些付出
說這麼多~我其實根本還沒開始看這本書真正的內文
但我想~這本書應該也是研究人類行為學的參考吧!!
但也有可能~看完這本書~我又有其他搞怪的想法~誰知道!
p.s:誰可以推薦幾本人類(行為)學的書來看看啊!!
最近只找到一本寫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半傳記的書[世界,是我的田野]
這也是一本有趣的書~改天再來說吧!!
[本日發現]
手放在方向盤正中央的時候
變得不知道怎麼掌控方向盤
一旦再放回習慣的位置後
不僅能駕馭自如~還多了安全感
習慣~究竟是好還是不好??
我想起剛到花蓮時~對宿舍大門進出和週邊環境的安全感到不安
但幾個禮拜後便習慣了~習慣~也意味著警覺降低了
別讓自以為的習慣~變的理所當然~
若能成習慣中接納和找到改變~那就更棒了
再努力吧!!!!!!
嗯~其實我覺得這張~~拍的還不錯~哈哈!
[2009.2.7 update]
只要心存善念
付出和給予~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
就和古人一樣啊~
不需要特別去提~不需要特別教的
道理人人都會說~只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
明天去換本漫畫回來看看吧!!!
[2009.2.7 update again]
把書換掉了
換這本書是有原因的
紀錄了1975-2005這段期間的200大專輯
1991-2000年~我在唱片圈待了10個年頭
這本書也等於幫我紀錄了這十年間我所經歷的一切
先不管他們最後挑了哪100大~或者誰是評審
這裡的確記載了這20年間台灣流行音樂的光輝史